中国女足的“当家花旦”王霜,最近陷入了离队风波。这源于记者丁旭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番言论,他直言王霜“是时候离开中国女足了”,此言一出,瞬间引爆网络,球迷们就此展开激烈辩论。
让我们回溯到东亚杯。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,王霜第61分钟便被换下。这并非个例,三场比赛,她分别在第68分钟、61分钟和61分钟被替换下场,无一场打满全场。进攻端,她数据为零;防守端,更非其所长。丁旭正是基于此,抛出了“离队”这一爆炸性言论,如同石破天惊,激起千层浪。
然而,简单的数据并不能完全衡量王霜的价值。老球迷们都知道,王霜的贡献远不止体现在进球和助攻这些显性数据上。例如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,她在禁区前精彩的假动作变向,晃过两名防守队员,虽然最终传球被断,但那灵光一现的技术,足以令全队叹服。又如对阵韩国队的比赛,她在中场连续两次精准的穿裆过人,盘活了险些断裂的进攻,这种“穿针引线”式的妙传,数据统计又如何体现?
展开剩余81%有网友在评论区犀利指出:“梅西有时整场颗粒无收,谁敢说他没用?王霜是女足的技术天花板,她能吸引对方多名防守球员,为队友创造空间,这难道不算贡献?” 这正中要害:足球场上,有靠进球助攻的显性输出型球员,也有靠控球突破撕开防线的隐性支撑型球员,王霜显然属于后者。
至于提前被换下,这与王霜去年的膝盖手术密切相关。教练组一直控制她的上场时间,场均63分钟的出场时间,更像是“保护性使用”。如果她状态真的如丁旭所说“不行”,教练又何必场场让她首发呢?这其实是“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的无奈之举。
诚然,中国女足在东亚杯的表现并不理想,三战两平一负仅获第三名,进攻端仅入3球。但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王霜,显然过于苛刻。我们必须审视球队的整体配置:锋线上缺乏韩端那样的强力中锋,边路突破手也相对匮乏,甚至连最可靠的后腰都因伤缺阵。在这种情况下,王霜既要担任中场指挥官,又要兼顾突击手的角色,甚至还要回防到自家禁区。她本就以技术见长,体能并非其强项,如此“全方位作战”,状态下滑实属正常。
更有球迷翻出亚洲杯夺冠时的阵容,指出当时有张馨在边路拉开空间,有王珊珊在锋线冲击,王霜只需专注进攻即可。如今,全队进攻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人肩上,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,即使是超级巨星,也无法单枪匹马力挽狂澜。
丁旭提到王霜防守能力不佳,这固然是事实,但近年来女足一直采用高位逼抢战术,要求每位球员积极参与防守。王霜作为进攻核心,却被要求回防到边后卫位置,这就好比让诸葛亮去冲锋陷阵,并非她能力不行,而是位置不对。有记者拍到她回防后扶着膝盖喘气的画面,这足以说明她的体能分配存在问题。
王霜多年来一直活在舆论的放大镜下。表现出色时,被捧为“女足梅西”、“亚洲之光”;稍有起伏,便被指责为“浪得虚名”、“拖累球队”。这种极端的评价,无疑对球员造成了伤害。去年亚洲杯夺冠后,她表达了想给家人换套大房子的愿望,却被网友抨击为“拜金”;今年联赛中,她将点球让给年轻队友,又被指责为“作秀”。如今东亚杯刚结束,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“离队”的声音便蜂拥而至。
有记者私下透露,王霜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球员,她很在乎球迷的评价,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让她失眠。在这种情况下,球员很容易陷入“想证明自己却越踢越急”的恶性循环。第三场比赛中,她一些动作过于用力,反而失误增多,这与她的心态密切相关。
反观国外球星,C罗状态低迷时,媒体会分析战术适配性问题;姆巴佩进球数减少时,评论员会提到他吸引了防守注意力。为什么到了王霜这里,就只能非黑即白地喊“离队”?说到底,这与一些评论者追求流量的思维方式有关,他们总想制造大新闻来博取眼球。
平心而论,王霜现在的状态确实不如巅峰时期,但说她“应该离开女足”,未免过于武断。她才28岁,只要调整好身体和心态,完全有能力再征战两届大赛。我们真正需要讨论的,不是“要不要让王霜走”,而是“如何让王霜重新焕发光彩”。
首先,教练组需要给她明确的定位,避免让她“又当爹又当妈”,要么让她专注进攻,配备专职后腰支持;要么就减少她的出场时间,让她以“超级替补”的身份,在有限的时间内冲击对手防线。其次,球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,不能总依赖王霜一人。最后,舆论也需要给予她更多的耐心和鼓励,足球运动员的状态起伏很正常。
一位老球迷说得好:“王霜是中国女足近十年最好的球员之一,她为球队赢得过亚洲杯冠军,参加过奥运会,即使现在状态有起伏,也应该得到尊重。” 王霜为中国女足付出了太多,她的技术和经验对年轻球员来说是宝贵的财富。即使有一天她真的离开,也应该得到体面的告别,而不是被轻飘飘的一句“该离开了”扫地出门。
丁旭作为记者,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,但公众人物的言论应该有分寸感。“离队”这两个字,可能会摧毁一个球员的信心,也可能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球迷。看球要客观,评球要理性,这才是体育评论应有的态度。
中国女足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,王霜就像这棵大树的老干,虽然不像新枝那样生机勃勃,但却能为整棵树提供支撑。如果贸然将她砍掉,谁来带领年轻球员成长?
让我们给王霜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吧。她不是神,也会累,也会犯错,但她对女足的热爱和付出,值得被温柔以待。“该不该离队”,让球场上的表现和时间给出答案。中国女足需要的是团结和鼓励,而不是互相指责和拆台。
"
发布于:江西省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